石油企业转型的策略选择发表时间:2019-05-15 15:59 目前,能源转型受到广泛关注,石油企业面临发展战略的抉择。我国石油企业应充分认清实现新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范围替代尚不现实,全球油气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实际,应脚踏实地,优化石油产业链,提升天然气产业链。同时,石油企业要未雨绸缪,仰望星空(融合新能源业务),为将来的转型发展创造条件。待新能源行业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具备规模发展能力时介入,完成向新能源企业的转型,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 1.能源转型的四个特点 从历史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能源转型存在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普及所创造出的能源需求是促进能源转型的根本驱动力。火的发明使木柴成为了第一代主要能源产品;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煤炭的广泛使用;汽油和柴油内燃机的发明产生了对石油的广泛需求;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要。 二是截至目前,能源的发展还没有摆脱“碳”元素。无论是木柴,还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初级能源产品,其最基本的元素构成就是“碳”。既使现代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二级能源产品电力,也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和燃料油的燃烧,核电、光电、风电和水电等被认为的新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依然较低。 三是能源转型突出表现为主要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和转换。其突出的表现是在主要能源产品中使用比例的此消彼长,但原有的能源产品并没有被完全取代,且能源转型表现出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主要能源产品可以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共生共存。比如,时至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日,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以及特定的环境下,木柴依然作为主要的能源产品在使用。 四是能源产品的可获得性、可收集性、可存储性、可运输性,以及其生产供应的成本和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是决定能否成为主要能源产品的重要因素。比如,木柴之所以成为第一代的主要能源产品就在于其非常易于获得、收集和储存,几乎不需要付出成本就可以得到;天然气之所以在近现代才成为主要的能源产品就在于缺乏相应的收集、储存、运输等技术条件。 因此,正在发生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虽然确定为是新能源替代油气的转型,但是,这仅仅指明了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光能、风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被认为是新能源的产品的使用受到自然环境制约较为明显,连续不间断使用的可持续性差;而且,新能源不具备成本上的优势,大多依赖于政府的补贴,要发展成为主力能源产品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待技术上的更多突破;最后,无论是水能、核能,还是光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谓新能源的生产,都与传统能源产品的生产类似,一方面在生产工具的使用上离不开“碳”元素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同样面临不同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衡量和评价其清洁性、低碳性。 2.石油企业为何应谨慎介入新能源领域? 一是油气行业投资回报率较为稳定,能够满足股东对回报预期稳定增长的要求。新能源虽然同为能源领域,但在核心技术、企业运营等方面则跨度较大,油气企业不具有相应的优势。如果贸然进入新能源领域,将可能降低现有的盈利能力,面临来自股东和投资者追求稳定回报的压力。 二是油气行业的高风险业务特征使其高度重视新业务风险。全球新能源业务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技术,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实现规模经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摆脱政府补贴,形成自身的盈利模式,面临的风险因素复杂多样。埃克森美孚的经营理念中就包含了从不进入亏损业务和政府补贴业务的信条。 三是油气需求在未来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虽然石油峰值论再次被广泛提及,但从全球看,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使油气需求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国家具备新能源发展和替代油气的技术、资金等优势,但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有些刚刚完成油气对木柴或煤炭的替代,有些则依然停留在以木柴为主要能源产品的阶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油气并不能完全被取代,且有可能随着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油气消费中心发生转移,不会真正威胁到油气企业的未来发展。 四是新能源产品在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上还不具有真正的优势。同时,新能源除了受到自然因素、能量密度等自身资源特点的制约外,其未来的发展还有赖于储能、输送,以及能量转化等多方面技术的创新发展。如果这些技术不能取得巨大突破,就难以与油气竞争的优势,从而不能实现行业的自我稳健发展。 因此,油气企业全面调整发展战略,从油气公司转变为新能源公司,或者油气与新能源并举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油气业务作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依然符合油气企业的现实性需求,且不会减损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来自能源转型的压力,油气企业需要保持发展定力,充分认清新能源产业还有待于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在全球经济发展趋于平衡的过程中对油气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现实状况,应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筹划油气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上。 3.油气企业的策略选择 首先,要加大对能源转型的基础性研究。在低碳转型方面,天然气已经被视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而这恰恰仍然属于油气企业的传统优势范畴,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致力于天然气业务的发展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油气企业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保持在天然气发展中的强势地位。在无碳转型方面,无论进入光能、风能、核能,还是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对油气企业而言都属于跨业经营,除了资金优势之外,自身并不具备任何的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油气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瞄准无碳能源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突破性拐点,保持一定的持续性投入,强化基础性研究,掌握能源转型的先机。 其次,要创新能源转型研究的资金投入机制。在保持对能源转型发展方向做好基础性研究的过程中,应着重于研发资金投入的效率,做好资金投入机制的创新。一方面,油气企业应着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保持稳定的投入,做好能源转型趋势和对实现能源转型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这应属于发散型研究,只给投入不问最终成果。另一方面,油气企业,特别是大型的国际油气企业,应设立能源转型研发基金,与新能源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等相关的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尽可能多的掌握新能源领域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为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开辟信息渠道。 最后,探索设立能源转型风险投资基金。油气企业可以自身的资金、融资、资本运作、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尝试设立能源转型风险投资基金,对具有技术应用优势的初创新能源企业给予风险投资,这同样可以成为油气企业跟踪新能源转型发展的最佳信息窗口,以及在未来能够获得一定的风险回报,并有利于油气企业深入了解和掌握新能源企业在管理、运营、技术发展、税收法律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特点,为未来可能的转型发展积累经验,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电动革命”有何地域特色
下一篇石油之争到底争什么
|